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日期:2025-01-10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作为革命老区巴中重要的职业教育摇篮,承载着培育技能人才、服务地方发展的重任。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多所底蕴深厚的前身学校,于 2018 年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成立,自此开启了职业教育的新征程。
学院自创立之初,便锚定高起点、高要求、高规格的发展目标,将 “融入社会,服务经济,满足家长和学生需要” 作为矢志不渝的办学宗旨。这一宗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专业设置的精准考量,还是师资队伍的精心打造,亦或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细雕琢,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经济发展脉搏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期盼。
特色专业,多元发展
中职部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专业。护理专业堪称王牌,课程体系完备,涵盖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护理学基础等众多理论知识,又通过校内模拟病房、校外实习基地等多元实践平台,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分组进行护理操作演练,模拟真实病房场景,从基础的生命体征测量,到复杂的伤口包扎护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力求精准。毕业后,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活跃于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成为守护健康的白衣天使。
农村医学专业,专注于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 “留得住、用得上” 的实用型人才。专业课程紧密围绕农村常见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展开,还融入了农村医疗卫生政策法规学习,使学生具备全面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学生们经常深入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们量血压、测血糖,诊断常见疾病,普及健康知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当地百姓信赖。
计算机应用专业则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等核心技能。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计算机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自主开发小型软件项目,毕业后顺利入职互联网企业,开启精彩的 IT 职业生涯。
雄厚师资,护航成长

中职部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堪称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后盾。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 [X]%,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 [X]%,“双师型” 教师比例高达 [X]%。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指导。
吴祖秧,校长助理、中职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教育学硕士,深耕职业教育十余载。他是巴中市创业指导专家库成员,市级职业教育优质课二等奖得主,还荣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学术领域,公开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等职业院校教材 2 部,合著学术专著 5 部,主持或参与多项校级、市级及以上课题。他负责中高职衔接贯通、基础教学以及中职学院党建与日常管理等诸多工作,以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为中职部发展谋篇布局。
余桂芹副院长,西南交大硕士毕业,身为讲师、高级旅行社计调师与高级研学导师,兼具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行业经验。曾任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线控部经理,从事导游工作 6 年,是四川省优秀中级外语导游。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级课题,参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多次获评 “优秀教师”,还担任政府、企业礼仪培训教师以及导游技能大赛评委。其主讲课程《导游业务》《旅游英语》《职业礼仪》,为旅游专业学生开启精彩职业之门。
王珺副教授,英语教研室主任,民盟盟员,博士在读。她有着 10 年英语教学及翻译经验,曾为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驻华大使担任现场翻译,备受赞誉。在学术上,于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发表 7 篇论文,主持参与 6 项省级、市厅级课题,多次荣获 “优秀教师”“民盟巴中先进个人” 称号,指导学生斩获四川省省级奖项 2 次。她主讲的《职场通用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与专业应用间架起桥梁。
多彩校园生活

(一)丰富的社团活动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的社团活动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涵盖了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学术科技类等多个领域,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
每年开学季,社团招新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社团纷纷亮出 “十八般武艺”,吸引新生加入。文化艺术类的社团,如书法社、绘画社、舞蹈社等,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社的成员们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让过往同学驻足欣赏;绘画社则陈列着风格各异的画作,从细腻的素描到绚丽的水彩,从写实的油画到写意的国画,展现出成员们扎实的绘画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体育竞技类社团,像篮球社、足球社、跆拳道社等,带来热血沸腾的活力展示。篮球社的学长们在球场上进行精彩的对抗赛,酷炫的运球、精准的投篮,引得阵阵欢呼;跆拳道社的社员们身着道服,精神抖擞地展示踢腿、击破木板等绝技,动作刚劲有力,彰显着坚韧与拼搏。
日常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吉他社里,社员们每周定期相聚,从基础的和弦指法学起,逐渐进阶到弹奏完整的曲目。他们相互切磋,交流心得,悠扬的吉他声常常回荡在校园角落。学术科技类的电子信息社,组织社员拆解电子产品、学习编程知识,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小型电子项目制作,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动手能力。
社团之间还时常举办各类比赛,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歌唱比赛、舞蹈大赛、朗诵比赛等轮番上演。同学们在舞台上尽情绽放光彩,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深情的朗诵抒发青春情怀。在科技创新大赛上,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机器人、创意编程作品参赛,比拼创意与技术,不少优秀作品还获得了校外专家的高度赞誉,为学校争得荣誉。
同学们在社团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兴趣爱好的培养,更是个人成长的蜕变。性格内向的小李加入演讲社后,从最初的不敢开口,到后来能够自信地站在台上演讲,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极大提升;热爱手工的小王在手工社学会了多种复杂的手工技艺,还带领团队在校外公益活动中教小朋友们制作手工艺品,锻炼了组织与领导能力,找到了自身价值。
(二)精彩的校园赛事
校园里,各类赛事蓬勃开展,成为同学们挥洒汗水、展现风采的舞台。一年一度的校园运动会是体育盛事,开幕式上,各班级方阵身着整齐服装,迈着矫健步伐入场,口号嘹亮,彰显青春活力。赛场上,短跑运动员如猎豹般飞驰而出,全力冲刺,向着终点线飞奔;长跑选手们则凭借顽强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挑战体能极限。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挑战新的高度;跳远选手们风驰电掣般助跑后,奋力一跃,沙坑中扬起胜利的沙尘。观众们热情高涨,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响彻校园上空。
技能大赛更是中职部的特色亮点。护理专业的技能大赛上,学生们模拟真实病房场景,进行心肺复苏、静脉穿刺、伤口包扎等操作。他们手法娴熟,动作精准,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评委老师们从操作流程、细节处理、人文关怀等多方面进行细致考评,选拔出优秀的护理技能人才。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大赛,则围绕软件编程、网页设计、网络搭建等项目展开。参赛学生们全神贯注,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编写代码、调试程序、优化设计,争分夺秒攻克技术难题,以出色的作品展现专业实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五、严格管理,助力成才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秉持着 “严管厚爱” 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一套严谨、科学、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
新生入学伊始,便会接受全面且系统的入学教育。从校史校情、专业设置到规章制度、职业规划,全方位的讲解让学生们迅速了解学校、明确方向。在规章制度学习环节,详细解读《学生手册》,涵盖日常行为规范、考勤制度、奖惩机制等,让新生们从入学之初就深知纪律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生活筑牢根基。
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细致入微。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考勤纪律,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倡导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在校园内,倡导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宿舍管理更是常抓不懈,定时查寝,确保宿舍整洁卫生、用电安全,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奖惩机制分明,激励与约束并重。对于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了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技能标兵” 等多项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学金、荣誉证书等奖励,激励学生奋勇争先;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同时注重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缺点。
严格的管理带来显著成效。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良好的氛围中,大家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提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就坚实道路,向着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大步迈进。
六、升学就业,一路畅通
(一)多元升学途径
在升学道路上,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为学生们铺就了多元且畅通的路径。“3+3” 中高职衔接模式备受青睐,学生们前三年在中职部潜心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夯实根基;后三年直接升入高职专科,深入研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以护理专业为例,通过该模式升学的学生,在中职阶段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操作后,高职阶段便能接触到更为前沿的护理理念、重症护理技术等,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进阶式成长。
五年一贯制高职专科同样极具吸引力,学生一经录取,便开启连续五年的学习之旅。期间,课程紧密衔接,循序渐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从最初的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入门,逐步深入到软件项目开发、人工智能基础等领域,无需经历升学考试的中转,一气呵成完成学业,毕业时直接获取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为职业发展抢占先机。
过往升学成绩斐然,众多学子凭借扎实积累考入心仪高校。有的同学升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在更高平台深造护理专业,向着专业护理人才迈进;有的凭借出色的计算机技能,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在信息技术领域绽放光芒,开启精彩人生新篇章。
(二)广阔就业前景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起稳固且多元的就业网络。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依据企业需求精准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如与当地知名电子制造企业合作,为其定向培养电子技术专业人才,从课程设置融入企业实际生产案例,到实习阶段直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实践,让学生无缝对接职场。
实习基地遍布各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机会在大型旅行社实习,参与旅游线路策划、导游带团等实战工作;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则在品牌汽车 4S 店实习,接触先进维修技术,熟悉汽车售后流程,积累宝贵经验。
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涵盖教育、医疗、工程、商贸等多个领域。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扎根巴中及周边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成为教育一线的新生力量;医疗专业毕业生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肩负起守护健康的重任;工程类专业人才投身建筑、机械制造企业,助力行业发展;商贸专业学子活跃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岗位,为企业运营添砖加瓦。他们以扎实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养在职场崭露头角,赢得用人单位广泛赞誉,为母校增光添彩,也为自身发展铸就坚实根基。
家校共育,共筑未来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坚信,家校共育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力量,秉持着这一理念,搭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家校沟通桥梁。
定期召开的家长会,犹如一场场家校共育的盛会。每学期,家长会都会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心理成长等多方面精心筹备。会上,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会详细介绍班级整体学习风貌,分享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与进步点滴,同时也坦诚地剖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学习建议。家长们则借此机会畅所欲言,交流育儿经验,提出心中疑惑,共同探讨孩子成长路上的应对之策。
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家长们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窗口。在这一天,家长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亲身感受孩子们的学习氛围。他们观摩生动有趣的专业课,欣赏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会与孩子一同参与亲子互动项目。在护理专业的实践课堂上,家长们看到孩子熟练地进行急救操作,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在计算机编程课堂,见证孩子编写代码的专注神情,对孩子的成长有了全新认识。
学校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起便捷高效的家校沟通平台。线上家长会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家长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会议,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孩子的在校情况。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们借助微信、QQ 等社交工具,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保持密切沟通,随时交流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做到家校信息无缝对接。
家校携手共进,书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有位同学一度因学业压力陷入迷茫,学习成绩下滑,情绪低落。家长及时发现异常后,与班主任深入沟通,双方共同制定帮扶计划。老师在学校给予更多学习指导与心理疏导,家长则在生活中给予温暖陪伴、鼓励支持。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逐渐重拾信心,成绩稳步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乐观,最终在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开启了精彩的职业之路。
相关文章
- 2025-04-29 成都新高技工学校2025招生要求
- 2025-04-29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2025招生要求
- 2025-04-29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2025招生要求
- 2025-04-29 成都广信数字技术职业学校2025招生要求
- 2025-04-26 成都城市建设技工学校2025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