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川区亭子职业高级中学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日期:2025-01-08
在四川这片充满文化底蕴与蓬勃活力的土地上,教育资源星罗棋布,熠熠生辉。而达川区亭子职业高级中学宛如一颗历经岁月精心打磨的明珠,在当地教育版图中稳稳占据着重要一席,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为莘莘学子照亮成长、成才之路。
这所学校扎根于达川,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与梦想追求,见证了无数次的蜕变与奋进。从过往悠悠岁月中走来,一路风雨兼程,积累下深厚的历史底蕴;立足当下,它更是以崭新的姿态、蓬勃的活力,书写着职业教育的精彩篇章,诸多创新之举、斐然成就令人瞩目,吸引着各方目光聚焦于此,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一、历史沿革: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传承
回溯到 1956 年,在达州这片土地上,亭子职业高级中学悄然萌芽。那时,它仅是由小学戴初中帽起步,开启了教育征途的第一步,如同在教育荒原上种下的一颗希望种子。此后数年,虽历经风雨洗礼,却稳步成长,逐步发展成一所区级普通高中。
然而,前行之路并非坦途,“文革” 期间,学校也陷入动荡,被迫改名为 “达县红旗中学”,且长时间停课,教学秩序被严重扰乱,教育发展陷入停滞。直至 1970 年底,曙光初现,1971 年春学校恢复招收高中,每年三个班,校园里再次响起琅琅书声,重现生机。此后几年,学校又相继更名为 “达县亭子中学”“达县亭子高级中学”,名称的更迭见证着学校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与奋进,期间也培养出千余名毕业生,其中 55 人升入大学、中专,为后续发展积淀下人才培养的初步经验。
上世纪 80 年代,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来,学校敏锐捕捉机遇,积极响应达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号召。1982 年秋,开创性地招收第一个农作专业班,自此踏上职业教育转型之路;1984 年,正式更名为 “达县亭子农业高级中学”,成为全县率先由普高转型的农业高级中学,陆续开设果树、牧医、建筑等专业班,为当地农业与基础建设领域输送专业对口人才。到了 1985 年 6 月 15 日,学校再度更名,“达县亭子职业高级中学” 应运而生,此后专业布局持续拓展,电器专业、一年制幼师短训班、农机专业等相继登场,不断丰富着职业教育内涵,以契合社会多元需求。
凭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前瞻探索与扎实耕耘,学校一路斩获诸多荣誉,1989 年被确定为达县地区首批重点职中,1995 年获地级重点职中评估认定,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标杆。2000 年 8 月,与亭子初中合并,整合资源优势,开启协同发展新篇章;2004 年,又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获省级认可。2015 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省达川区亭子职业高级中学,以全新身份迈向新征程。这一路的蜕变,承载着数代教育人的心血,在岁月长河中留下深刻的教育发展轨迹,为后续的腾飞筑牢根基。
二、办学规模: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共荣

如今的四川省达川区亭子职业高级中学,已发展成一所融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市级重点职中。校园占地约 31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 14304 平方米,在这片不算广袤却精心雕琢的土地上,孕育着无限希望。
初中部现有 1137 名莘莘学子,分布于 19 个教学班。教室里,是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他们在文化课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为未来更高阶段的学习筑牢根基;校园中,随处可见青春活力的身影,在课间嬉戏、运动,展现着少年独有的蓬勃朝气。
职高部同样生机勃勃,1248 名学生(含五年一贯制中职生和合作学校中职生)怀揣着职业梦想,齐聚于 20 个教学班。这里的课堂别具特色,既有理论知识的精细讲解,又有实训车间的实操演练。他们依据兴趣与专长,选择建筑、机械、电子、财会、计算机、学前教育等不同专业,开启技能成才之路,期待着学成之后凭借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内的能工巧匠。
学校整体 137 名教职工如同坚实后盾,专任教师 129 人,他们用丰富的知识、耐心的教导,陪伴学生成长每一步。其中本科学历 69 人,专科学历 56 人,中学高级教师 28 人,中学一级教师 48 人,技师 1 人,不同专长、不同阅历的教师汇聚,为学生提供多元知识滋养,确保无论是基础学科知识,还是专业技能培训,都能给予精准、有力的指导。
三、师资力量:德才兼备,护航学子成长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这是其蓬勃发展、培育英才的关键底气所在。137 名教职工仿若坚固基石,稳稳撑起学校教育大厦。专任教师 129 人,他们是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学历结构合理,本科学历 69 人,专科学历 56 人,高学历人才占比较大,确保知识传授的深度与广度。职称方面同样出色,中学高级教师 28 人,中学一级教师 48 人,技师 1 人,职称层级丰富,经验与专业兼具。
这些教师中,省级骨干教师 1 人,市级骨干教师 6 人,县级骨干教师 18 人,还有市级学科带头人 3 人,县级学科带头人 5 人,市级优秀教师 3 人,县级优秀教师 8 人。他们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教学、教研、班级管理等各领域发光发热。省级骨干教师以深厚学养引领教学方向,市级学科带头人在专业课程建设上不断探索创新,县级优秀教师则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学生日常成长,各方骨干力量携手共进,为学生成长成才全程护航,助力学子逐梦远航。
四、专业设置:多元选择,对接社会需求
(一)建筑专业:骨干领航,筑梦未来
建筑专业作为学校的骨干专业,宛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扎根校园多年,有着深厚积淀。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设以来,持续精耕细作,不断优化提升。从最初的基础课程搭建,到如今形成系统且前沿的课程体系,一路走来,为建筑行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在业内颇具口碑。
其课程体系全面且精细,涵盖土木工程识图、力学基础、建材试验与检测、测量放线、建筑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诸多领域。以建筑施工课程为例,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剖析经典建筑案例的施工流程、难点攻克,还会带领学生深入实训场地,亲身体验砌墙、扎钢筋等实操环节,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校内实训条件优越,测量放线实训场地配备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等先进仪器,材料试验实验室有各类建材样本、检测设备,学生能在此反复练习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校外还与本地多家知名建筑企业深度合作,如 [合作企业名称],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城市地标建筑建设,为建筑行业添砖加瓦。
(二)机械、电子、财会、计算机等专业:各展所长,赋能发展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着眼于培养掌握机械制造、安装与维修的专业人才。课程围绕机械基础、制图、车工工艺、数控技术等展开,实训车间配备齐全,车床、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一应俱全。学生从基础的零件加工起步,逐步进阶到复杂机械产品组装调试,毕业后多就业于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企业,成为生产线上的技术能手,部分学生还凭借精湛技艺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赢得荣誉。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聚焦电子电路设计、电器设备维修维护领域。专业课程包含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等,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熟悉电路焊接、电器故障排查等技能。校内设有电子装配实训室、家电维修实训室,校外与电子厂、家电售后企业合作紧密,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助力他们成长为电子行业的专业人才,满足智能家居、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人才需求。
财会专业致力于打造精通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士。开设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校内建有财会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财务环境,从原始凭证填制审核,到财务报表编制分析,全方位训练学生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财务技能竞赛,以考促学、以赛促教,毕业生多就职于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为企业资金运作、财务管控保驾护航。
计算机应用专业紧跟时代步伐,涵盖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和网站建设与维护、平面设计等多元方向。教学内容丰富实用,如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网络搭建实践、平面广告设计项目实操等。校内计算机机房设备先进,网络环境优良,满足学生实践需求。校外与互联网企业、广告设计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路径,让他们在 IT 领域一展身手,参与软件开发、网页设计、新媒体运营等热门项目,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弄潮儿。各专业各司其职,为学生打开通往不同职业领域的大门,铺就多彩成才之路。
五、教学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
学校始终秉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的教育理念,精准定位职业教育核心使命,在教学模式探索上独具匠心。一方面,推行全日制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多元模式,全方位满足不同学子求学、求职需求。无论是渴望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迈向更高学历层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还是急需短时间内掌握实用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社会人士,在这里都能找到适配的教育路径。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这一关键领域,与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携手,设立 “农民工培训基地”。基于当地产业布局与农民工就业意向,精心定制培训课程,涵盖电工、焊工、家政服务、建筑施工等热门实用工种。培训采用理论讲解、现场实操、案例剖析 “三位一体” 教学法,邀请企业资深技师与校内骨干教师联合授课。以电工培训为例,先由专业教师讲解电路原理、安全规范等理论知识,再到实训车间手把手指导电线连接、电器维修实操,同时结合实际用电事故案例深度剖析,让学员迅速掌握技能要点。多年来,已累计培训农民工数千人次,大批学员凭借所学技能成功就业创业,成为地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充分彰显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领域的责任担当与卓越成效。
六、校园设施:现代化助力成长

学校深谙优良设施对教育教学的关键支撑作用,多年来持续大力投入,精心雕琢校园硬件环境。
教学楼矗立校园,外立面简约大气,内部宽敞明亮,教室布局合理。教室内,崭新的桌椅摆放整齐,电子白板、多媒体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教师轻点屏幕,便能将知识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让课堂告别枯燥,充满趣味与活力。
实训中心更是学校的 “宝藏之地”,依据各专业需求高标准打造。建筑实训场地,塔吊模型、建筑模型精致逼真,施工工具齐全,学生在此模拟建筑施工全流程;机械加工实训车间,车床、铣床、数控设备有序排列,学生动手操作,金属火花四溅中,零件逐渐成型;电子电器实训室,电路板、电器元件琳琅满目,学生焊接、调试,探索电子世界奥秘。各专业实训室紧密对接行业前沿,为学生提供实战化训练平台。
学校图书资料室藏书丰富,涵盖专业书籍、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 2 万余册,课余时间,学生们穿梭书架间,或查阅专业资料,为学业精进助力,或沉浸文学海洋,滋养心灵。
食宿条件同样出色,学生宿舍干净整洁,床铺舒适,独立卫生间、阳台等设施便捷实用,宿管老师贴心关怀,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食堂菜品多样,营养均衡,从早餐的各类面食、糕点,到午餐、晚餐的荤素搭配菜肴,还有特色小吃点缀,满足各地学子味蕾,严格卫生管理,守护师生饮食健康。
户外,标准足球场绿草如茵,篮球场上篮球撞击篮板声、乒乓球台边清脆击球声交织,环形跑道上学生奔跑身影矫健,丰富体育场地设施,让学生尽情挥洒汗水,释放青春活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基在此筑牢。
七、学校荣誉:砥砺奋进的勋章
多年来,学校凭借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等多领域的卓越表现,斩获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荣誉称号。
在法治建设方面,荣获 “达州市依法治校合格学校”“达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等称号,这背后是学校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招生、教学到学生管理,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切实保障师生权益,营造出公正、法治的校园环境。
卫生管理上,“达州市卫生单位” 称号当之无愧,校园内环境整洁,食堂严格遵循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宿舍区干净卫生,公共区域定时清扫消毒,为师生打造健康生活学习空间。
校风校纪更是备受赞誉,“达县中小学校风示范学校” 见证着校园里文明、守纪、进取的良好风气,学生们礼貌待人、勤奋学习,教师们敬业爱岗、潜心育人,师生携手共创和谐校园。
德育工作成果斐然,“达县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达县师德先进集体” 等荣誉加身,源于学校始终将德育贯穿教育全程,从主题班会、德育课程到社会实践,全方位塑造学生品德,同时教师们以高尚师德为范,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之人。诸多荣誉,既是过往努力的勋章,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激励学校向着更高教育峰巅攀登。
八、未来展望:持续奋进,再谱华章

展望未来,四川省达川区亭子职业高级中学壮志满怀,步履坚实。在专业建设上,将紧跟时代步伐,持续优化。一方面,巩固建筑、机械等传统优势专业,依据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更新课程内容,如建筑专业融入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理念,机械专业强化工业 4.0 相关数控、机器人技术培训;另一方面,瞄准新能源、电商、康养等新兴产业,精准布局,适时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直播电商运营、老年护理等前沿专业,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对口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不仅拓展合作企业数量,涵盖更多行业领军企业,还丰富合作形式,从实习就业拓展到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入学即有就业方向,在校如在企业实践,毕业后无缝对接职场。同时,强化国际交流,借助 “一带一路” 机遇,探索国际合作办学、师生交换项目,拓宽师生国际视野,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层面,学校将以更强担当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围绕达州东部经开区 “三年成势,五年成城” 目标,为园区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崛起;面向乡村振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孵化等项目,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凭借深厚历史底蕴、雄厚师资、先进设施与拼搏精神,学校定能续写辉煌,为社会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闪耀标杆。
相关文章
- 2025-05-13 四川省商务学校2025招生简章
- 2025-05-12 四川省水产学校怎么样
- 2025-05-10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2025招生简介
- 2025-04-29 成都新高技工学校2025招生要求
- 2025-04-29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2025招生要求